行业资讯
2022第九届国际生物发酵展——复展,重振!胜可期,盼相聚!7月14日全球聚焦济南!

天俱时工程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展位号:1号馆A23,欢迎新老客户莅临我司展台参观指导!

发酵大咖齐聚,赋能行业发展,2022国际生物发酵展7月济南开幕

世界三大生物发酵展,生物技术展、生物工程展之一,一年一度的生物发酵全产业链大会——2022第九届生物发酵产品与技术装备展(济南)暨生物产业系列展于2022年7月14-16日在山东国际会展中心(济南市日照路1号)盛大召开,BIO CHINA 2022打造全球生物发酵产业链,展会以“科技创新、智能制造”为主题,为生物技术产业智能制造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

生物发酵产业是山东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为了更好地迎合行业发展,助力生物发酵相关企业把握市场机遇与挑战,本届展会将为生物发酵供应商提供线上线下国际性贸易洽谈空间,展示自身品牌的实力及经济效益,为生物技术产业创新发展助力,迎接生物产业蓝海。

本次展会设十大特色展区:“生物发酵产品及原料”、“生物发酵技术装备”“益生产品及发酵功能制品”、“生物工程装备与技术”、“生化仪器、实验室设备与耗材”、“生物医药先进技术装备”“生物药展区”“精酿啤酒与技术设备展”、“玉米深加工产品与技术装备展”、“制药机械与包装设备展”展会面积约40,000平方米,800余家行业企业参与,展会将共享超过45000名专业买家,为生物技术产业创新发展提供助力,为生物发酵产业与上下游产业搭建了一个技术交流、促进合作、扩大上下游贸易、提高品牌和企业知名度的平台。汪成

VIP/买家群体

生物制药、生物饲料、生化仪器、啤酒饮料、天然提取物、医药(抗生素、疫苗等)、生物制品、生物工程、发酵工程、细胞工程、蛋白质工程、生物技术、医药中间体、精细化工、生物农药、兽药、生物肥料、生物化工、微生物、食品添加剂、维生素、益生制品、、发酵产品(氨基酸及有机酸、淀粉及淀粉糖、酵母及衍生物、酶制剂、发酵功能制品)、食品饮料、酒、科研机构、检测与服务机构等行业的研发技术部门、采购、公司负责人参观、参会!

同期会议

随着生物产业市场不断攀升,发酵装备作为生物技术产业生产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其市场规模持续扩大,技术工艺更是在不断升级,给发酵装备带来更多市场机遇的同时,也对装备性能有着更高的要求,为生物技术工程产业智能制造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

·2022 中国生物发酵产业大会暨生物发酵营养健康产业高峰论坛

·2022生物活性功能糖营养健康论坛

·2022益生制品健康产业发展论坛

·2022氨基酸营养与健康产业发展论坛

·中国生物发酵产业协会生物发酵美妆原料分会成立大会

·中国生物发酵产业协会功能发酵制品分会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

·中国生物发酵产业协会生物发酵药物分会成立大会

·2022酵素重点企业座谈会

·2022年酶工程与生物催化论坛

·2022生物药下游工艺发展峰会

·2022第七届国际发酵培养基应用与发展论坛

·2022生物发酵产业节能环保科技创新论坛

·2022全国精酿啤酒发展高峰论坛

·2022中国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发酵技术发展与应用研讨会

·2022压缩空气双碳节能,助力生物发酵产业高峰论坛

·2022生物发酵废水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发展论坛

·2022第六届生物发酵饲料技术创新与营养高峰论坛

·2022生物制药企业工艺开发与质量控制

·2022现代海洋工程与生物制造” 论坛

·2022“生物农业与微生态体系”论坛

·2022玉米深加工高峰论坛暨淀粉糖(醇)技术与装备发展高峰论坛

从不同维度与行业深度讨论生物发酵产业新时代的商业可能,解读创新机遇与路径。

交通路线

1.自驾车:请从济南西(G3京台高速南向)出口下高速,导航至济南西部会展中心即可,约8公里。

2.市内乘车:

·济南站步行至天桥南公交站乘k7路→张庄路二环西路公交站步行即可

·济南站步行至火车站公交站乘k9 / k90 / k98路→腊山立交桥公交站同站换乘

→BRT7路至二环西路日照路下车步行即可

·济南站 步行至火车站公交站乘k156路→经十路营市西街公交站同站换乘→

BRT7路至二环西路日照路下车步行即可

·济南站 步行至火车站公交站乘k83路→匡山小区公交站同站换乘→T17路至二环西路日照路下车步行即可

3、高铁路线:

济南西站距离山东国际会展中心3公里,打车7分钟。

咨询路线:13681794658王 伟

参观预登记,福利送不停

扫描下发二维码进行登记或登录www.biozl.net、www.biozl-expo.com点击参观注册,凭登记成功二维码现场换取礼品券一张或会刊一本(电子版)。只限2022年6月29日前登记有效。展位咨询:13681794658王伟

?

28 2022-06
四川:简化药企委托生产、委托检验管理,创新药实施二合一检查!

2022年5月30日,四川省药监局发布了《关于进一步促进医药产业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试行)(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截止6月6日。药品委托生产(含跨省委托)不再由日常监管部门出具受托意见。对创新药品合并实施注册现场核查和GMP符合性检查。

为贯彻落实省委关于深入推进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决定,进一步深化改革创新、增强发展动能,加快建设医药产业强省,现就促进全省医药产业创新发展制定如下措施。

一、持续强化创新引导

(一)鼓励药品研发创新。

支持企业采用合同研发生产组织(CDMO)或合同生产组织(CMO)方式开展抗体药物和基因治疗、细胞治疗等高端生物制品研发、生产。完善疫苗管理厅际联席会议制度,建立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创新疫苗评审工作机制。会同相关部门建立支持放射性药品创新发展协同机制。

(二)促进中药守正创新。

实施川产道地药材全产业链管理规范及质量标准提升示范工程,发布四川省产地趁鲜切制加工中药材品种推荐目录。完善地方中药配方颗粒质量标准,支持符合条件的中药生产企业开展中药配方颗粒的研究和生产。支持特色突出、疗效确切、安全可靠的医疗机构制剂在医院之间调剂使用。

(三)完善医疗器械创新体系。

优化创新医疗器械审查程序,将符合ISO56002创新管理体系标准的第二类医疗器械和省外创新医疗器械认定为四川省创新医疗器械。编制创新医疗器械研发流程参考指南,鼓励企业按照现代规范化流程和最佳实践的理论、工具、方法进行创新创制。鼓励将真实世界数据用于创新医疗器械临床评价。

24 2022-06
海南:?对参海南:?对参加国家药械集中带量采购中标品种给予最高300万元奖励加国家药械集中带量采购中标品种给予最高300万元奖励

2022年5月29日,海南省人民政府发布印发了《海南省支持现代生物医药产业做大做强奖补资金管理实施细则》。对参加国家药械集中带量采购中标品种给予最高300万元奖励。

重点摘要:《细则》共五章十二条,对现代生物医药产业做大做强的奖补资金的定义、部门职责、奖补对象方式与标准、申报条件与程序、监督与管理、执行期限等作了全面规定。

《细则》明确,支持方式为事后奖补和贷款贴息。集采奖励最高300万元:鼓励企业参与国家带量采购,对参加国家药械集中带量采购中标品种,按照以中标单价完成实际销售额的3%给予最高300万元奖励。

通过国际认证的奖励200万元:对获得国际权威认证的药品和医疗器械(二类医疗器械及以上)生产企业,每通过一次认证给予200万元奖励。

通过国际权威认证是指通过FDA(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EMA(欧洲药品管理局)、CE(欧洲共同体)、PMDA(日本药品医疗器械局)或WHO(世界卫生组织)等国际机构认证,并在相关国外市场实现销售,年销售额达1000万元及以上。认证到期后再次获证不再给予奖励。兼并重组生物医药企业最高500万元贴息补贴:对依法兼并重组本省生物医药企业的企业,对企业开展兼并重组新增银行贷款(用于兼并重组产生的贷款),按照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50%贴息,给予最高500万元补贴,连续贴息2年。

22 2022-06
2022年医药重点工作出炉,加快有临床价值的创新药上市!

2022年5月25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22年重点工作任务》,从加快构建有序的就医和诊疗新格局、深入推广三明医改经验、着力增强公共卫生服务能力、推进医药卫生高质量发展提出4个方面21项重点任务。

在开展药品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工作方面。扩大采购范围,力争每个省份国家和地方采购药品通用名数合计超过350个。

加快有临床价值的创新药上市。强化药品供应保障能力。持续深化审评审批制度改革,加快有临床价值的创新药上市。持续推进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工作。优化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完善目录管理机制。

采购药品合计超过350个:开展药品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工作。扩大采购范围,力争每个省份国家和地方采购药品通用名数合计超过350个。国家层面开展一批脊柱类高值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

对国家组织采购以外用量大、采购金额高的药品耗材,指导各省份至少各实施或参与联盟采购实施1次集中带量采购,提高药品、高值医用耗材网采率。

强化药品供应保障能力。持续深化审评审批制度改革,加快有临床价值的创新药上市。持续推进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工作。

优化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完善目录管理机制。完善公立医疗机构优先配备使用基本药物政策,鼓励城市医疗集团、县域医共体等建立药品联动管理机制,促进上下级医疗机构用药衔接。

短缺药品分级应对:健全药品协同监测机制,强化药品短缺分级应对。加强小品种药(短缺药)集中生产基地建设。

加强罕见病用药保障。健全药品临床综合评价工作机制和标准规范,将评价结果作为医疗机构用药目录遴选、上下级用药衔接等的重要依据。

分类推进医疗器械唯一标识实施工作,深化唯一标识在监管、医疗、医保等领域的衔接应用。探索完善药品流通新业态新模式。

20 2022-06
国办:2022年发布首批重点管控新污染物清单,抗生素在列!

2022年5月24日消息,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新污染物治理行动方案。有毒有害化学物质的生产和使用是新污染物的主要来源。目前,国内外广泛关注的新污染物主要包括国际公约管控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内分泌干扰物、抗生素等。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加强新污染物治理,切实保障生态环境安全和人民健康,制定本行动方案。

完善法规制度,建立健全新污染物治理体系。

研究制定有毒有害化学物质环境风险管理条例。建立健全化学物质环境信息调查、环境调查监测、环境风险评估、环境风险管控和新化学物质环境管理登记、有毒化学品进出口环境管理等制度。加强农药、兽药、药品、化妆品管理等相关制度与有毒有害化学物质环境风险管理相关制度的衔接。建立健全新污染物治理管理机制。建立生态环境部门牵头,发展改革、科技、工业和信息化、财政、住房城乡建设、农业农村、商务、卫生健康、海关、市场监管、药监等部门参加的新污染物治理跨部门协调机制,统筹推进新污染物治理工作。加强部门联合调查、联合执法、信息共享,加强法律、法规、制度、标准的协调衔接。按照国家统筹、省负总责、市县落实的原则,完善新污染物治理的管理机制,全面落实新污染物治理属地责任。成立新污染物治理专家委员会,强化新污染物治理技术支撑。

15 2022-06
国内首个CAR-T商业化委托生产订单花落谱新生物

2022年5月22日消息,上海先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与江苏谱新生物医药有限公司已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委托谱新生物进行CAR-T药物二期注册临床及产品上市后商业化生产,这是国内已知的第一个基于MAH制度下的细胞产品商业化生产订单。

全球首款批准上市CAR-T药物

2017年8月31日,诺华(Novartis)宣布,美国FDA已经批准其CAR-T疗法上市,用于治疗B细胞前体急性淋巴性白血病(ALL),商品名为Kymriah。Kymriah的上市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标志着“活的药物”的商业化之路正式拉开帷幕,将加速更多细胞治疗产品的上市,造福肿瘤患者。

CAR-T药物首次登录中国市场

2021年,被称为中国细胞治疗药物商业化的元年。

2021年6月23日,复星凯特的阿基仑赛注射液于中国获批上市,该产品是国内首款正式获批的CAR-T产品,由Kite Pharma的Yescarta经过技术转移并进行本地化生产。同年9月3日,药明巨诺的瑞基奥仑赛注射液于中国获批上市,该产品由药明巨诺自主研发,是中国首个获批为1类生物制品的CAR-T产品。

回顾国内细胞治疗药物注册临床进度,截至2022年3月,CDE共受理135个细胞治疗产品的各类申请(自北京永泰的扩增活化的淋巴细胞申请临床算起,该产品已获批临床,之前受理的标准较低,未纳入统计)。其中绝大部分为试验性新药(IND)申请(包括8项补充申请),仅有3个为上市申请(目前已获批2个)。在这135个申请中,70个为CAR-T,25个为其他类型的免疫细胞治疗;31个为MSC,其他类型的前体细胞为9个。在132个临床申请中(包括近期受理、尚在审评中的品种),共有88个获批临床。

国内首个基于MAH制度下的二期临床及商业化CAR-T订单

纵观国内已上市或准备上市CAR-T产品的商业化生产多为企业自建产能,在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MAH)制度等国家利好政策支持下,国内生物制品企业也正不断探索新的合作发展模式。

据悉,先博生物与谱新生物已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委托谱新生物进行CAR-T药物二期临床及商业化生产,这是国内第一个基于MAH制度下的细胞生产商业化生产订单。作为专业、专注的细胞药物CDMO龙头,谱新生物正式叩开细胞药物领域全新合作模式的大门。

13 2022-06
NIH与MPP、WHO达成许可协议,允许各国药企使用11项新冠肺炎专利技术

2022年5月12日,世界卫生组织(WHO)宣布,其新冠肺炎技术获取池(C-TAP)联合药品专利池(MPP)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达成了一项许可协议。NIH将11项新冠肺炎专利技术授予给前者,以便让更多企业获得这些技术,开发更多满足当前和未来公共卫生需求的商业产品。这些许可是透明的、全球性的和非排他性的,允许世界各地的药企与MPP、C-TAP合作,使中低收入国家的人们可以获得这些技术,帮助结束新冠疫情。在大多数情况下,NIH不会对被联合国列为最不发达的49个国家的许可产品收取版税。协议中的11项新冠肺炎专利技术包括疫苗开发使用的融合前刺突蛋白、以及其它开发、研究、诊断工具。

08 2022-06
全国统一医保信息平台建成

2022年5月12日,根据人民日报消息,历经两年多时间,全国统一的医疗保障信息平台已基本建成。目前,医保信息平台已在31个省份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全域上线,有效覆盖约40万家定点医疗机构、约40万家定点零售药店,为13.6亿参保人提供优质医保服务。据介绍,医保信息平台涵盖支付方式、跨省份异地就医、公共服务、药品和医用耗材招采等14个子系统,目前已陆续落地应用,可满足几百个统筹区多样化的业务需求。新平台已经在异地就医结算、支付方式改革、医保智能监管、药品集中采购、医药价格监测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1 2 3 4 5 6 ... 36 37